2025年7月,韩国总统李在明收到中国发出的邀请,参加9月3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。这事儿可不小,毕竟涉及到中美韩三国的关系。
李在明没直接说去还是不去,而是甩了8个字出来:“尽快改善韩中关系”。这话听起来挺圆滑,既没打包票,也没把门关死。可这背后,特朗普的态度就成了关键——他会不会点头让李在明去?
要聊这事儿,先得搞清楚李在明是个啥样的人。他1963年出生在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,家里穷得叮当响,七个兄弟姐妹排老五。
小时候没啥正经教育,小学毕业就跑去城南的工厂打工。那会儿他还不到法定年龄,愣是靠假名字混进去干活。结果有一次手被机器夹了,左腕落了个永久性残疾。这经历听起来挺惨,但也让他摸透了底层生活的苦。
后来他靠自学考上中央大学法律系,1986年毕业,还通过了司法考试,干起了律师。跟别的律师不一样,他专帮穷人和工人打官司,受了前总统卢武铉的影响,成了人权律师。后来他在城南搞了个公民协会,带头闹腾民权运动。2002年,当地两家医院关门,他带着老百姓抗议,结果还被通缉了一阵子。这让他觉得光靠街头运动不行,得进政坛干点实的。
2005年,他正式从政,2010年当上城南市市长,干了两届。市长期间,他砍开支、反腐败,把城南7000亿韩元的债还清了一半,这数字占预算的50%,挺牛的。
他还跟当时的总统朴槿惠杠过一回,因为5200亿贷款的事儿吵得不可开交。他甚至提出卖市政厅换钱盖图书馆啥的,虽然没成,但这想法挺大胆。2018年,他当上京畿道知事,疫情期间表现亮眼,强推外籍工人检测,还跟中央政府掰手腕要救济金。
2025年,尹锡悦因为丑闻下台,李在明在特别选举中胜出,6月4日正式当上韩国总统。上台后,他搞了个经济应急小组,还停了对朝广播,摆出一副务实的样子。他的政策偏左,推全民基本收入、低价房、绿色新政啥的,外交上想跟美国和中国都处好。不过他也不是没麻烦,之前被控过腐败、选举违规啥的,虽然大多被推翻,但名声多少有点影响。
2025年7月初,中国通过外交渠道邀请李在明参加9月3日的纪念活动。这次阅兵是为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,主题是缅怀历史、强调和平。中国这边挺重视,邀请了不少国家领导人,想借这机会展示一下国际合作啥的。对韩国来说,这邀请不简单,因为韩中关系这几年有点冷。
自从2016年萨德问题后,中韩关系就没缓过来。中国觉得韩国放美军导弹是威胁,搞了经济制裁,韩国这边也憋着一肚子气。李在明上台前就说过,前政府处理萨德太烂,导致中韩关系恶化。他想通过经济、文化交流把关系修好。这次邀请对他来说,既是机会,也是烫手山芋——去吧,怕美国不高兴;不去吧,又怕中国觉得韩国不给面子。
李在明7月3日在记者会上被问到这事儿,他回了句“尽快改善韩中关系”。这话听着挺有意思,既表明想跟中国搞好关系,又没说死到底去不去。韩国媒体解读说,他这是在留余地,看看美国的反应再决定。毕竟韩国跟美国是铁杆盟友,美军在韩有2.85万兵力,80多个基地,战时指挥权还在美国手里。要是李在明不顾美国意见跑去北京,那可不是小事儿。
再说说特朗普。2025年他又当上美国总统,上台时说过要改善跟中国的关系,还放话要在头100天内访华,甚至可能参加九三纪念活动。可到了7月,他还没定下来。白宫那边传出消息,他挺纠结——去吧,怕国内说他对中国太软;不去吧,又怕错过跟中国缓和的机会。
对李在明的决定,特朗普肯定得掂量。他一直把韩国当美国在东亚的小弟,要是李在明跑去北京参加阅兵,特朗普可能会觉得韩国有点偏离轨道。毕竟美国在东亚的战略核心是遏制中国,韩国要是跟中国走太近,美国肯定不乐意。更别提特朗普这人,个性强,喜欢别人听他的,李在明要是没跟他打招呼就去,他估计得炸毛。
不过,特朗普也不是完全反对。他要是自己去了北京,李在明跟着去,他可能就不那么在意了,甚至觉得这是个机会,能让中美韩三方坐下来聊聊。但如果他不去,李在明去了,那感觉就不一样了,可能会被他看成韩国在中美之间玩平衡,甚至有点“背叛”的意思。
李在明这8个字回应,明显是想拖一拖,看看风向。他心里清楚,韩国夹在中美之间,哪边都得罪不起。去北京,能让中韩关系升温,尤其在经济上,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,2024年韩国对华出口占总出口的22.8%,主要是半导体、汽车零部件啥的。
疫情后韩国经济不太好,跟中国搞好关系能拉一把。可问题在于,美国那边更不能松。韩美同盟是韩国安全的根基,美国不光有军事支持,还有经济影响力,韩国70%的半导体出口靠美国市场。
历史上也有先例。2015年朴槿惠去北京参加70周年阅兵,当时中韩关系确实好了点,她的民调也涨了,但美国和日本不太高兴,后来萨德问题一出,中韩关系又崩了。李在明肯定不想重蹈覆辙,他得找个两全其美的办法,既不让中国觉得被甩脸子,也不让美国觉得被晾一边。
7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取消访韩,这事儿让李在明更谨慎。有人猜美国这是给韩国施压,提醒别跟中国靠太近。李在明这边赶紧让外交部盯着美国动向,同时跟中国这边保持联系,摆出一副“慢慢来”的架势。
特朗普到底会不会同意李在明去?这得看他自己的算盘。如果他决定去北京,那李在明去不去对他来说可能没啥大影响。他甚至可能乐见韩国跟着美国走,显得他领导力强。可如果他不去,又不想让中国太得意,那他可能会给李在明使绊子,比如通过外交渠道暗示韩国别去,或者拿军事、经济合作压一压。
从特朗普过往的风格看,他挺注重美国利益,但也喜欢出其不意。他在第一任期就跟金正恩见面,搞得全世界都懵了。这次如果他觉得去北京能给自己加分,或者能跟中国谈笔大生意,他可能就点头。但如果他觉得这事儿对美国没啥好处,或者国内反对声太大,他估计就不会同意李在明去,甚至公开说两句酸话。
短期看,李在明这决定保住了韩美关系,至少美国没公开翻脸。中韩关系也没彻底凉,派总理去算是个面子活儿。但长期看,韩国这种“两边哄”的策略能走多远真不好说。中美博弈越来越厉害,韩国这种小国想两头不得罪,难度不小。经济上,韩国还得靠中国市场,可安全上又离不开美国,这矛盾早晚得爆。
李在明这人,从底层爬上来,干事儿挺有韧性,但这次决定也看出他有点瞻前顾后。2027年他想连任,估计得面对不少挑战。经济没搞好,外交也没啥大突破,选民可能就不买账了。卸任后,他开了个基金会,还写了回忆录,算是在国际上给自己留了点名声。
李在明这8字回应,拖字诀玩得挺溜,可最后还是得选边站。你要是我,会咋选?去北京给中国面子,还是老老实实跟着美国走?韩国这种夹缝里求生存的日子,还真不好过。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想法!
a股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